重磅,新一波救市大招来了!

发布时间:2025-04-02 14:17:26

最近房地产这事儿,定性变了,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1、为啥呢?因为中办、国办联手发了个大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这可不是一般的文件,里面直接把房地产归到了大宗消费的行列里。

684b645992bf51c0dc0c39d49e5883a.png 

紧接着六部门还开了个新闻发布会,一块儿给这事儿造势。这可是头一遭,房地产被当成了大宗消费,这意味着啥?意味着房地产政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积极鼓励周期了!

咱们得明白,这政策变化可不是闹着玩的。把房地产归到大宗消费里,那就是说现在对房地产是又鼓励又呵护的。你想刺激消费、呵护消费,这可是咱们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房地产能混进这个圈子,说明政策层面对它还是相当重视的。

毕竟房地产可是个大家伙,牵一发而动全身,它要是稳了那经济可就更有底气了。

说到这你可能要问了,这房地产新定性到底有啥实际意义呢?意义大了去了!

这代表着房地产政策开始主动出击,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应对了。

2025年咱们房地产政策那可是要积极又主动的,就是要让房地产这个大家伙赶紧稳下来。

2.png 

2、那接下来咱们就聊聊即将落地的房地产救市措施吧。

这第一招就是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你想那些城中村、危旧房,住起来多不舒服,改造了就能释放出好多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这样一来房地产市场不就有活力了吗?

第二招就是财政收储政策。

这个政策可厉害了,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库存房就能快点消化掉,回到合理的周期里。

这对于那些开发商来说,可是个大好事,终于不用再为库存发愁了。

第三招是税收政策。

这个大家伙都关心,毕竟买房可是要花不少钱的。

政策说了要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降低购房成本。

这样一来大家买房的压力就小多了,说不定还能刺激更多人买房。

最后还有一招公积金政策。

这个政策也是挺实惠的,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

以后公积金不仅能用来买房首付,还能用来租房提取。

这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可是个大好事,终于能用上公积金了。

3.png 

3、说了这么多救市措施,那房地产市场到底有没有复苏的迹象呢?

你还别说,还真有那么点儿迹象。

你看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降幅比全年收窄了0.8个百分点。

新建商品房销售也出现了大拐点,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1%,降幅收窄7.8个百分点;销售额下降2.6%,降幅收窄14.5个百分点。

国房景气指数也是一路向上,2月份都93.8了。

这些数据虽然看起来还有点下降,但降幅已经在收窄了,这就是个好兆头。

说明咱们的救市措施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慢慢复苏。

不过咱们也不能太乐观了。

毕竟复苏还不牢靠,有些城市房价还是松动的。

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止跌城市都减少到25个了,二手住宅止跌城市也只剩5个了。

这说明房地产市场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咱们还得继续努力才行。

4.png 

4、说到这咱们就得聊聊2025年救市节奏的变化了。

今年的救市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不再是那种大张旗鼓、仪式感十足的了。

现在的救市更像是小步快跑式的,悄悄地进行着。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现在的救市政策,都不再单独发布了,而是跟其他措施结合着一起推出。

就像这次的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一样,房地产救市措施就被巧妙地融进去了。

这样一来既能达到救市的效果,又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而且现在的政策也更加精准了。

针对楼市最缺的去库存政策,重点推出了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和财政收储这两招大招。

这两招可是直接针对楼市的痛点下手的,效果肯定错不了。

5.png 

5、那现在市场和机构都是怎么看的呢?

国内的观点普遍认为虽然楼市复苏不牢靠,但离底已经不远了。

2025年大概率能够触底成功。

这对于那些想买房的人来说,可是个好消息,终于等到楼市触底了。

国际投资机构呢?

也是挺看好咱们房地产市场的。

瑞银的报告就说了,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稳定迹象了。

预计到2026年初全国房价都能达到稳定状态。

他们还上调了部分开发商的评级,这说明他们对咱们房地产市场还是挺有信心的。

593ca8c338ccd14c9bae3224f6a444a.png 

6、总的来说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虽然还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但复苏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咱们只要继续坚持救市措施不动摇,相信用不了多久,房地产市场就能完全稳下来了。

到时候大家买房的压力就小多了,经济也能更加稳健地发展了。

这对于咱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儿。所以大家现在也别太着急了,耐心等待吧,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