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重要发布!涨!

发布时间:2025-01-14 08:52:20

随着年终岁末的临近,国内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活跃态势,为市场逐步回暖奠定了坚实基础。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了今年1月至11月全国房地产市场的综合数据,揭示了销售、融资等多个关键指标的持续改善趋势。

具体数据显示,在1月至11月期间,全国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达到了86,118万平方米,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14.3%,但这一降幅相较于1月至10月的数据已经收窄了1.5个百分点,且已连续六个月呈现出收窄态势。同时,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额累计达到85,1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2%,但降幅同样收窄了1.7个百分点。这一系列积极信号无疑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出低谷,销售端的率先企稳为整个市场的止跌回稳提供了有力支撑,并有望带动其他相关指标的同步改善。

d91547ef5692bcff2b841406a93b637.png 

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表现中,11月份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至17个,较10月份增加了7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也增加至10个,较10月份增加了2个。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一线城市的新房价格已经率先实现了止跌,这进一步证实了房价企稳的趋势正在逐渐显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涨价行列中,楼市“以价换量”的阶段似乎已接近尾声。当买方市场逐步向卖方市场过渡时,市场或将迎来“量价齐涨”的触底反弹阶段。

此外,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的数据也显示,10月和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两个月实现了同比和环比的双增长。与此同时,央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11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3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669亿元,且多增额较前一月份继续扩大,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的主要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11月份我国楼市交易更为活跃,市场预期得到了显著改善,整体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并预计后期走势有望进一步改善。在二手房市场方面,作为观察楼市变化的重要维度之一,二手房的置换和流动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新的购房资金,还进一步撬动了新房认购市场的活跃度。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例,11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超过1.8万套,创下20个月以来的新高;上海二手房成交量达到2.7万套,创44个月新高;深圳二手房网签量也达到了7125套。这些数据无疑进一步验证了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回暖的趋势。 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局部回暖的迹象,具体数据表现为:广州市二手房网签量达到了1.3万套,这一数字创下了19个月以来的新高;杭州市二手房成交量亦突破1.04万套,创下了20个月的新纪录;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市的二手房网签量更是攀升至5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5ed74eaaf837d7f2c156896cbdf72fe.png 

12月1日至11日期间,北京市二手房网签量达到了7690套,新房网签量则为1572套。若以这一交易速度进行预测,12月的整体网签量有望突破2万套大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销售端出现回暖趋势,但这一积极变化传导至投资端仍需时日。这恰恰是中央政府一再强调“稳住楼市”的核心原因。只有当楼市整体趋于稳定,企业的投资信心才有可能逐步恢复。

回顾1至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10.4%,与前10个月相比,降幅还扩大了0.1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已连续7个月处于两位数降幅水平,且降幅呈现出缓慢扩大的趋势。从影响投资的重要指标来看,1至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了23%,降幅较前10个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了12.7%,降幅扩大了0.3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了26.2%,降幅更是扩大了2.3个百分点。

在土地市场方面,根据中指院的统计数据,1至11月,300城住宅用地的成交规模和土地出让金累计同比下降约30%,这进一步凸显了当前市场所面临的较大压力。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对此分析指出:“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等数据的持续回落,预计将导致建筑工程投资继续处于低位,成为拖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要因素。而闲置存量土地的盘活则能够增加市场的有效供应,推动市场进入新的循环,是促进投资、开工恢复的关键所在。”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则表示,当前开发商的主要关注点仍在于如何卖房、保障资金链安全以及偿债,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去库存的策略。土地市场的亮点仍主要集中于少数城市和少数地块。考虑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态势尚不稳固,开发商当前采取的主动去库存策略是合理的。只有当库存消化周期结束,或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出清后,市场才能真正迎来触底反弹和回升。 房地产行业资金压力呈持续缓解态势。据统计,截至11月份,全国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2%,然而,这一跌幅相较于前10个月已经收窄了1.2个百分点,标志着该指标已连续八个月呈现出收窄的趋势。

06a25cff6c871a4964721d7a83adc33.png 

从资金来源的细分层面来看,国内贷款同比下降了6.2%,尽管依然处于下降区间,但降幅已收窄0.2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则同比下降了11%,遗憾的是,其降幅反而扩大了0.5个百分点;定金及预收款同比下降了25.2%,但降幅收窄了2.5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同比下降了30.4%,降幅同样收窄了2.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后两项指标与销售情况紧密相关,其降幅的收窄无疑印证了销售端的积极改善。

在销售端发力的影响下,去库存成效逐渐显现。11月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的同比增速为12.1%,但这一数据已连续六个月呈现下降趋势,充分说明了销售力度的加大对于去库存效果的积极影响。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均释放出了更加坚定明确的“稳楼市”信号。对于2025年,政策层面将致力于稳住楼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体而言,2025年将迎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宽松的一年,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政策持续发力、更加有效。同时,还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进行降准降息操作,以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这些政策定调无疑给市场和企业带来了一颗定心丸,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cc32be306e2bec6bfe6dc7862834021.png 

展望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多数观点认为市场已触底并将迎来回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随着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改善和价格的回稳,市场预期正在逐步好转。PMI调查结果显示,11月份房地产业市场预期指数较10月份回升了1.1个百分点。

此外,对房地产市场从业机构的调查也显示出了市场预期的趋稳态势。11月份,在对70个大中城市的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的调查中,有68.5%的受访从业人员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将保持稳定或上涨;有57.1%的受访从业人员则预期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将保持稳定或上涨。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了市场机构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预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